大阪鲫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大阪鲫,又名源五郎鲫、河内鲋、日本白鲫、白鲫和竹刀鲫(台)/篦鲋(日)等,野生状态时背部灰褐色、养殖时侧体银白色,体型较大,背高且肉厚,前背隆起似驼峰,头稍小,尾柄较细长,口裂较大。体长为体高的2.1―3.0 倍,背鳍软条14本,侧线鳞为30―32个,鳃耙数较多,为102―120个,鳃耙内侧面具有许多分枝且带棘,组成网状结构。因多代选种繁殖,出现几种体态变异,但其主要判断需根据生理特征以100本以上第一鳃弓的腮耙数为唯一判定指标。原产于日本琵琶湖,1897年移养于内河和池塘。我国台湾省和香港等地,分别于1959年和1973年引进。1976年由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和广东省水产研究所(现称珠江水产研究所)共同引进后驯化繁殖,先后在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广东(中山、顺德)、海南等省的养殖场和科研单位等进行试养。现已从全国实验性养殖成为非经济型养殖鱼种,市场保育量不高。日本白鲫在中国、韩国和泰国等地逐渐形成一种发源于日本的钓鱼文化へらぶな钓り(黑拉)。
想要了解更多“大阪鲫”的信息,请点击:大阪鲫百科
版权声明:文章由 酷唯二 整理收集,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处理。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kuwei2.com/answer/156144.html